查看原文
其他

荣辱关键在言行,良史铁笔警君心——边读边讲 ·《尚书正义》(2)

2017-08-26 文運 文運心田

导读:


1.我们说出去的话、做出来的事,就像飞出去的子弹一样,从近处看,好像什么也没有了,但从远处看,还有一系列的后果将接踵而来。


2.要解决“文山会海”问题,不妨体会一下“丝纶之动,不可不慎”的道理。


3.“史笔如铁”和”盖棺定论”,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政治文化中对君权的一种监督机制。



按:日前,有朋友对文運老师说,很想读原版古文经典,但即便只读一两段甚至一两句话,也要花很多时间,有时大概明白,有时则不知所云,很难坚持下去。为此,文運老师启动了微信群“边读边讲”:每天通过微信语音,将自己正在读的经典分享给大家。目前,老师正在带领大家读《尚书正义》,版本来自台湾世界书局出版的《四库全书荟要》。



【原文】



【句读】


枢机之发,荣辱之主,丝纶之动,不可不慎。所以辞不苟出,君举必书,欲其昭法诫,慎言行也。




荣辱关键在言行


枢机之发,荣辱之主。这句话出自《易经》,原文是“言行,君子之枢机;枢机之发,荣辱之主也”。


枢机就是关键的意思,如果说扳机就是手枪的枢机,那么言行就是做人的枢机。表面上看,一句话说完了、一件事做完了,好像就随风飘散了。其实并非如此,一言一行皆有后果。


比如,我们扣动了手枪的扳机,一个子弹就射出去了,从手枪这边看,只看到子弹飞走了,好像没什么,但其实这个子弹飞出去之后,还会击中某个目标,进而引发一系列后果。


同样的道理,我们说出去的话、做出来的事,就像飞出去的子弹一样,从近处看,好像什么也没有了,但从远处看,还有一系列的后果将接踵而来。所以说,“言行,君子之枢机”。


对于人来说,言行这个枢机启动之后,会带来什么后果呢?无外乎两种:或荣,或辱。荣辱之间,判若云泥。


所以,“枢机之发,荣辱之主”的意思就是,言行是把握荣辱的关键。


文山会海不可取


丝纶之动,不可不慎。正因为言行关乎荣辱,所以,君王的言行不可不谨慎。


“丝纶”,出自《礼记》,原文是“王言如丝,其出如纶;王言如纶,其出如綍”。纶就是丝带,粗于丝;綍就是粗绳索,粗于纶。也就是说,君王之言,会越传越大,必须谨慎。后来,还用“丝纶”来代指君王诏书。诏书,究其本质,也是记录君王言行的。



今天,大家经常对工作单位的“文山会海”现象不满。要解决“文山会海”问题,不妨体会一下“丝纶之动,不可不慎”的道理。


一个高明的组织或领导者,不会随便发文、随意讲话,而是说一句就是一句,每一句话砸到地上都是一个坑;发一个文就是一个文,每一个文件发出去都能解决一些问题。这样去把握言行,就可以近荣远辱。


反之,无论组织还是个人,如果总是非常草率地发文、讲话,终将给自己带来麻烦,甚至自取其辱。


良史铁笔警君心


所以辞不苟出,君举必书,欲其昭法诫,慎言行也。正因为“不可不慎”,所以君王不应随便说话、下令。而一旦君王有所言行,史官就会记录在案,以提醒、警示君王遵守法度、昭明法令、谨言慎行。



这里就触及中国文化一个很特别的现象——史官在古代政治体系中具有警醒、监督君王的特殊作用。


君王在位的时候,史官负责记录他的言行,而且要“秉笔直书”;一旦记录之后,就不能再改,这就是所谓“史笔如铁”。


古人重视“身后之名”,也就是很看重自己不在世的时候,大家会怎么看自己。君王去世之后,会留下一个什么名声,或毁或誉,或荣或辱,与史官对他言行的记录密切相关。


同时,中国古代政治还有“盖棺定论”的做法:君王去世后,大家要根据其生前表现,给他取一个谥号。谥号具有褒贬功能,史官的记录就是取谥号的参考依据之一。一旦被取了贬义的谥号,君王的失德也就被固化下来。比如,一听到周幽王、周厉王,我们就会想起“烽火戏诸侯”、“防民之口甚于防川”等荒唐举措,而“幽”、“厉”就是他们去世后被取的贬义谥号。



或许,有人会问,君王会在乎后人给自己取什么谥号吗?人都去世了,又何必在乎后人怎么评价呢?


一方面,古人的文化观念与现在的很多人不一样。古人并不认为,自己死了,就一了百了,什么都无所谓了,而是认为死后还有新的生活。不理解这一点,我们就很难理解中国文化的祭祀精神,很难理解古代君王为什么那么重视自己的陵寝建设。


另一方面,谥号虽然是给已经去世的君王取的,但是其警示作用更在于对后世君王的影响。如果某位君王言行悖乱,并被史官记录在案,最终得到了一个贬义谥号,这对后世君王就是一个间接的教训和警醒,可以起到提示后世君王“昭法诫,慎言行”的作用。


所以,“史笔如铁”和”盖棺定论”,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政治文化中对君权的一种监督机制。


【音频内容比文字信息更丰富,欢迎收听;收听喜马拉雅版本,请点击文末左下角的阅读原文】




收听文運老师“边读边讲”音频,请扫码入群



说明:1.入群学习,“无需交纳费用,但要认真参与”。2.入群发广告、蹭好友者,不受欢迎。一经发现,即予移除。3.已经加入其他“边读边讲”群的朋友,请勿重复入群。4.群内人数达到100人,扫码入群功能就会失效,此时,请添加“明德共学值班员”(微信号:mdgxzby)好友,并注明“参加学习”,值班员将直接拉您入群。“明德共学值班员”二维码如下:






文運老师简介

文運老师,文学学士、法学硕士、管理学博士,《中国青年报》“文运新语”专栏作者;发起“明德共学”人才公益事业,提出了“探索根本规律,发现内心世界;追求无限价值,担当天下道义”的学习宗旨,“回归文化经典,共享前人智慧;塑造共同语境,促进相互信任”的共读理念。


相关文章链接:


本公众号二维码:



长按二维码>识别图中二维码>关注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